| 
	一、风光互补通信基站专用混合发电管理系统的原理及构成:
 
 
	   光伏/风力互补发电系统同时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可实现昼夜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后,风力发电利用风力将风能转化为电能,通过控制器的控制,一方面直接提供给相应的电路或负载用电,另一方面将多余的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在电力不足时提供备用电源。 
	  
	二、风光互补通信基站专用混合发电管理系统应用领域:
 
	1、微波中继系统供电。  
	2、移动或者联通公路中继发射接收系统供电  
	3、其他无法连线供电地点电器设备的供电。 
	4、森林防火监控站。5、中国石化天然气管道监控。
 6、 边境国防监控系统。
 
	  
	三、风光互补通信基站专用混合发电管理系统主要组成:
 
	 1、电池板:这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最核心部分,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太阳能光子转化为电能,从而推动负载工作。电池板分为单晶与多晶。 
	 2、MTTP控制器: 是对蓄电池进行自动充电、放电的监控装置,当蓄电池充满电时,它将自动切断充电回路或将充电转换为浮充电的方式,使蓄电池不致过充电,当蓄电池发生过放电时,它会及时发出报警提示以及相关的保护动作,从而保证蓄电池能够长期可靠的运行。当蓄电池电量恢复后,系统自动恢复正常状态。在温度特别低的地方,它还具有温度补偿功能。 
	 3、电池组:它主要储存由太阳能电池板转化过来的电能,一般为阀控免维护铅酸蓄电池,低温地区则需要使用太阳能胶体蓄电池,可以多次循环使用。 
	 4、逆变器:在全程监控系统中。根据设备所需可提供220V、110V的交流电源。 
	 5、馈流箱:风光油电互补通信基站发电系统中是保证光伏组件有序连接和汇流功能的接线装置。该装置能够保障光伏系统在维护、检查时易于切断电路,当光伏系统发生故障时减小停电的范围。 
	 6、光伏支架:太阳能支架的独特设计结构使组件具有可以根据不同地域而角度可调,从而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太阳能资源,达到最大的太阳能组件的发电效率。同时对光伏组件的连接方式、材质选型以及支架载荷受力分析加以详细的分析与实践,使其具有良好的抗震、抗风、抗雪压、耐腐蚀等物理性能,使光伏组件应用于更加广泛的地域。 
	 
	四、风光互补通信基站专用混合发电管理系统功能特点: 
	1、控制器采用室内外一体化设计,防护等级高达ip55. 
	2、可根据站点环境,接入太阳能,市电,油机,风机组成不同形式的互补供电架构。 
	3、完善的电池管理功能,保障电池在恶劣环境下长寿命使用。 
	4、模块化设计,配置灵活,具备在线热插拔功能,扩容升级维护变得异常简。 
	5、监控组网灵活,提供RS232接口。以及干接点,用于客户拓展使用,传输速率可选。 
	6、提供全面的防雷保护功能 
	7、DC-DC转换功能,将光伏直流输入电压转换为最适合通信讯设备的-48V直流电源。 
	8、具备MPPT功能,以达到太阳能资源的利用,实现点的化和降低组件成本。 
	9、具备蓄电池恒流,均充,浮充充电控制。 
	10、具备温度补偿功能,根据电池和设备使用情况,适当调节工作情况,降额或补偿功能。 
	11、具备电池过欠压,过载,过放,过充功能。 
	12、具备太阳能板反接、电池反接、输出短路、内部短路保护功能。 
	13、具备事件记录功能,记录用户需要的各种信息。 
	14、界面友好,便于操作。 
	 
	五、风光互补通信基站专用混合发电管理系统监控单元功能特点:
 
	1、自动检测机器运行参数,精确控制输入输出参数,实现各工况的转换 
	2、具备电池过欠压,过载,过放,过充功能。 
	3、具备太阳能板反接、电池反接、输出短路、内部短路保护功能。 
	4、具备事件记录功能,记录用户需要的各种信息。 
	5、具备热拔插功能,便于维护和组装。 
	6、具备RS232通讯功能,传输速率可选。 
	7、具备输出干接点功能,用于客户拓展使用。 
	六、风光互补通信基站专用混合发电管理系统监控的结构类型:
 
  
 
 六:针对偏远地区市电供供应困问题
 
  以上工作模式: 首先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使用太阳能对负载供电,同时给电池充电;在光照不足时太阳能与电池同时给负载供电,当电池低压时启动油机通过整流模块给负载供电同时给电池充电。
 
  以上工作模式:
 
	                 首先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使用太阳能对直流负载供电,同时给电池充电,直流输出通过逆变器输出交流供给交流负载(可以高效的利用太阳能,同时将富裕的能量卖给国家电网,也可以实现电网峰低谷的能源调配,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在光照不足时太阳能与电池同时给交直流负载供电,当电池低压时通过市电输入整流模块给负载供电同时给电池充电。
 
	  
	七、叠光方案与传统并网方案在通信基站中应用比较  
	
		
		
		
	
	
		
			| 
					  | 
					叠光混合发电 | 
					并网发电 |  
			| 
					原理图 | 
					 | 
					 |  
			| 
					使用效率 | 
					系统效率高达98%以上。太阳能板通过MPPT控制器输出-48V直接和整流模块输出并接在一起供负载使用,太阳能充足时整流模块都在睡眠状态。 | 
					低,只有88%。通信基站多数是直流-48V供电,将并网逆变器发出的交流电供给机房的整流系统然后转换成-48V供给负载使用。一般并网逆变器效率的是96%,整流模块的效率是92%,2级转换后效率只有88%。 |  
			| 
					光伏 
					利用率 | 
					高,不受市电的影响。 | 
					低,并网逆变器具有孤岛保护功能,一旦市电出问题,逆变器立马停止输出,设备只能转向电池供电,太阳能就白白浪费掉。 |  
			| 
					可靠性 | 
					高,采用模块化、热插拔、N+X冗余设计,如果某个模块出问题或停电,整个系统还照样正常运行; | 
					差,市电出问题、逆变器出故障都会停止发电直接由电池供电,太阳能没有起到后备电源作用。 |  
			| 
					维护性 | 
					简单,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如果模块出问题直接将坏的模块拔下来把好的模块往里一插即可,无需任何断电 | 
					复杂,逆变器出问题,还要将逆变器从墙上拆下来更换 |  
			| 
					安装 | 
					安装简单,应用场景多,可以将MPPT模块设计成嵌入插框方式,直接将整个插框插入到现有的机柜中 | 
					安装复杂,应用场景少,将逆变器固定在墙上 |  
			| 
					政策 | 
					不受政策影响,完全自己消纳有余量还可以售电 | 
					受政策影响大,主要的收益靠售电和政府的补助 |  
	八、技术指标: 
	
		
		
		
	
	
		
			| 
					参数类别 | 
					参数名称 | 
					描  述 |  
			| 
					整流模块 | 
					额定输入电压 | 
					线电压380Vac(三相五线制输入) |  
			| 
					输入电压范围 | 
					85Vac~290Vac |  
			| 
					输入交流频率 | 
					45Hz~65Hz |  
			| 
					最大输入电流 | 
					≤55A(单相) |  
			| 
					功率因数 | 
					≥0.99 |  
			| 
					MPPT模块 | 
					额定输入电压 | 
					68VDC |  
			| 
					输入电压范围 | 
					58VDC-150VDC |  
			| 
					最大输入电流 | 
					≤62A(单路) |  
			| 
					输出 | 
					电压范围 | 
					42Vdc~58Vdc |  
			| 
					额定电压 | 
					54.0V |  
			| 
					输出电流 | 
					0~60A |  
			| 
					输出效率 | 
					≥89%纯电(R48-3200)模式;≥95%纯电(R48-3200E)模式;≥96%纯光模式 |  
			| 
					环境条件 | 
					工作温度 | 
					-20℃~+45℃ |  
			| 
					储存温度 | 
					-40℃~+ 70℃ |  
			| 
					相对湿度 | 
					5%RH~90%RH |  
			| 
					海拔高度 | 
					≤2000m(超过该高度需降额使用) |  
	 
	 |